2005年6月23日 星期四

1戴德生-生平述史

戴德生先生的生平述史:

當尼克遜未促成中美建交, 共產中國對西方之門仍未打開之際, 一位英國的年青人戴德生, 便早在一八五三年進到地球的另一半的上海, 打開福音之門, 他的一生影響著世界各國數以百萬計的人.

他的生命有大原則: 一是: 神的信實是完全可信靠, 二是: 要密切認同所服事的群體.

而從不公開募捐, 祇靠禱告等候神的供應, 亦持守聖經的教導, 從不為作神的工而借貸, 正為這原因, 他不想差會借貸, 故在很早期他便向傳道會請辭了, 為免差會為了付他的薪金而借貸.

他立志作開荒工作, 他曾經往返地球的另一端三次,是自馬可波羅以來,到過中國最多處地方的歐洲人,而他仍然持守著一個異象,就是神要他把福音帶到那大地上每一個不曾聽過福音的省分, 培育中國信徒把福音發揚, 但他深知道禱告信靠的奧妙, 拓荒者: 撒種, 和澆灌; 但叫福音生長的是“神”. “神的工作, 若按照神的心意而行, 必不缺乏神的供應.”

參看保羅在 (羅馬書 15:20 所提出: 我立了志向,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,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。)

他的一生

戴德生他生於一八三二年,他小時體弱多病,父親受過藥劑師訓練,他沒有受過高深教育, 十一歲才上學,其時他的數學和閱讀都進步神速, 但兩年便輟學了。 當他將自己的生命、妻子, 兒女的生命、和他的一切,毫無保留的獻在壇上,他心靈裡有一個明顯的確據,就是神已接納他的獻祭。」

他有七名子女, 其中有兩子兩女和第一任妻子瑪利亞亦先後在中國病逝。 他常常工作過勞, 屢次患重病, 肝病, 肺病, 還常走到各處探訪安慰他的福音同工。在一九零五年, 享年七十三歲, 像孩子般安祥入睡, 進入他永遠的生命裡。

他是如何得救:

踏入少年期,他開始質疑聖經的真實性。到十七歲那年,母親離家探親, 在八十哩外的地方, 不斷為他向神祈求,到了最後,她再也不能祈求下去,只覺得非要讚美神不可,因為聖靈告訴她,她的愛兒已經得救了。

當母親為他的得救祈求時, 神亦正引導他讀那福音小冊。 他本想看看故事而已, 認為得救與他無關, 救恩就留給別人吧!  正在閱讀之際,一個句子突然衝擊著我的思緒:‘基督所做成的工。’作者為什麼如此形容?突然‘所有都完成了’這些字在我腦海中掠過。
  ‘完成了什麼呢?’
  我欣然回答:‘是救贖已經完成,我們的罪債已經償還。那不單是我們的罪,也是全世界的罪。’
  我隨即又想到:‘假如所有的工作已經完成。所有的罪債已代為還清,那我還有什麼要做的呢?’
  重生的喜樂就在那刻臨到我,聖靈的光照亮了我的心竅。在這世界上,除了俯伏在救主跟前,接受他和他的救恩之外,我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……
  兩星期後,母親回來了。我是第一個在大門口迎接她,我告訴她我已經得救這件大喜訊。母親把我擁入懷中說:‘我知道了,我兒。我已為你的這個喜訊興奮了整整兩個星期’……她又把當日的祈禱經歷告訴我。相信你必定同意,若我不因此而深信禱告的能力,實在非常奇怪。

  原來那比他小四歲的妹妹在一個月前的日記中已寫著, 大意是她立志每天為哥哥禱告,直至神應允救贖哥哥為止。 主就把他從黑暗中引入光明。


他如何有到中國傳福音的異象:

他尚在母腹時,父母已將這小孩子奉獻給主。戴德生自幼就常聽父親和愛
主的朋友講論海外佈道,尤其是當時四萬萬人民的中國之需要,父親感歎地說:“我們為什麼不派傳道人到中國去?

”全家屢讀 “巴彼得的書《中國》”。 此事深深印在少年戴德生的心裏,也就在那時,他就立志要到中國傳道。

一天下午,他開始為此向神禱告:“我向神傾心吐意,… 我懇求祂, 讓我為祂工作,以表達我對祂的愛和感謝。”

我感覺自己站在神面前,與全能的耶和華立約。當時我想收回自己的承諾,但卻是不能;似乎有聲音對我說:‘你的禱告已蒙應允;你已被接納了。’從那刻開始,我便確信神呼召我往中國去。”

他開始裝備自己:

    他認為要在中國去, 到時就不能再靠人, 所以從十九歲開始, 他要學習過一個獨立的生活, 就搬到一個簡陋的小平房, 做醫療助理的同時, 每星期天晚上往市內的貧民區做福音工作。 一方面使自己習慣過刻苦的生活;一方面省吃儉用, 不再吃牛油、牛奶, 和其他奢侈品。他的主要食糧是麥片和米飯,中午吃兩三個蘋果。 他省下三分之二的薪金來幫助傳福音的對象。很快他便習慣了比以前更簡樸的生活,愈少花錢在自己身上,便能幫助更多人,而他心靈上的祝福也就愈豐足。他知道要往中國去,就非學習中文不可,但中文書很昂貴,所以他買了一本路加福音的中文譯本。 他耐心地與英文聖經按節對照,結果認識了超過六百個中文生字。他把這些生字記得滾瓜爛熟,還編了一本字典。
  每天清晨五時起床,打算學好拉丁文,希臘文,和希伯來文的語法基礎,他要搜集更多資料。

 

(部份內容節錄自戴德生小傳, 及屬靈的秘訣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